01
虎年第一個交易日,內地資本市場以大漲收官,延續了港股開出的良好勢頭。
指數上漲,但是市場兩級分化非常大。表現最好的是紅利指數2.68%,而最弱的是創業板類只有0.2%左右。兩類指數首日表現竟然相差近十倍。
為什么會差這么多?這兩類指數最顯著的特征是,它們分別是全市場估值最低和估值最高的指數(之一);越便宜的,越受到了熱烈的追捧。
雖然單日的短期漲跌不影響長期價值,但是開年的這種巨大的反差,有可能透露了今年市場風格會比較偏向于低估值類的行業和企業。
為什么是低估值類可能被追捧?歸納下來有三個因素:
1-增長的挑戰
2-降息
3-均值回歸
02
首先,后疫情時代,全球經濟的增長都遇到了挑戰。過去兩年增長快,一是因為疫情爆發的低基數,二是因為海外大放水刺激了全球經濟,也讓我們的出口大幅的增長,訂單滿滿。
但是今年全球經濟最大的關注點,是海外加息,加息顯然是會抑制經濟的。如果海外衰退,它也會影響出口訂單,因此,市場現在普遍比較保守,即使是好生意,但也不敢把預期提的太高。好生意,更需要有好價格,所以更偏好低估值。
第二,海外加息,但我們自己是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。此前剛剛調降了麻辣粉和酸辣粉的利率,我們的貨幣環境和海外是相反的。
這里面有個市場規律,當經濟有壓力時,市場可以漲,但也可以跌。區分二者的決定因素,是看當時的貨幣環境是處于寬松,還是緊縮之中。顯然,海外是緊縮,所以海外市場壓力更大。而我們內地市場和港股,估值低,而且受益于我們自己的適度寬松。
03
那么,在我們降息的背景下,哪些行業更受益呢?
這里面有一個兩分法的排列組合:把經濟的預期分成高增長和穩增長,把貨幣環境分為寬松和緊縮。于是這就會出現四個象限:
· 高增長+寬松
· 高增長+緊縮
· 穩增長+寬松
· 穩增長+緊縮
如果是高增長+寬松,這種情況下,成長類的生意和產業是最為大幅受益的;而假如是穩增長+寬松,那么低估值類的產業會更受益。
總的來說,無論企業和個人,適度的調低預期,會讓事業更扎實穩健,也會讓個人生活更幸福。在投資中,就體現為尋找低估,恪守安全邊際。
04
最后,第三點,是均值回歸,這是在長期中最可靠的規律,無論是社會學、經濟學、還是商業競爭中,長周期的統計都能看到,均值回歸是最可靠的規律。
分享一個小故事:以色列空軍訓練,每次機師訓練完,教練都會告訴他動作完成的怎么樣,如果做的好,教練會重重地夸獎他。而如果做得差,教練也會嚴苛地批評。
但是經過大量的數據統計,教練得出了一個神奇的線性規律,那些被夸獎的機師,在接下去的訓練中表現的都很糟糕,但反而被狠狠批評的機師,后續表現都極為出色。
誒?夸獎式教育怎么不靈了?激勵為什么在這個例子里不管用了呢?這正是均值回歸的強大之處,無論表現好還是表現差,機師們都會慢慢向平均水平靠攏,夸獎也無法阻礙他的表現向下;而那些表現差的機師,批評也無法阻礙他會慢慢變好。
在資本市場當中也存在這個規律,某些行業、一些指數,連續多年跑輸市場,因此會被大家批評、冷落,體現在價格上,就變成了低估值,而隨著時間推移,均值回歸的規律,也會讓它們向著平均水平,慢慢被重新認可。
最后,正如我們昨天節目中所說:心有猛虎、細嗅薔薇。愿你內心堅韌有勇氣,也愿你在行動時,更謹慎、更細心。祝大家今年都能有收獲!更多股票資訊,關注財經365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