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盤五輪“穩增長”行情,對當下有何啟示?(4)
2022-02-17 09:20
來源:財經365
描述
海外疫情蔓延+全球市場暴跌之下,A股市場同樣遭到牽連,2月下旬開始震蕩,進入3月中旬后更連續大跌、突破前低。 面對疫情不斷升級,海外各國終于意
[本文共字,閱讀完需要分鐘]

  前言:開年以來市場持續回落,但地產、銀行、券商等“穩增長”相關板塊則相對抗跌、甚至逆勢上漲、呈現顯著的相對收益,引發市場關注和議論。有鑒于此,本報告試圖通過系統性復盤A股市場出現過的五輪較為典型的“穩增長”行情,并回答市場最關注的三個問題,即:“穩增長”行情需要什么條件?持續性又如何?后續市場怎么看?詳見報告。

  報告正文

  一、五輪“穩增長”行情復盤

  開年以來市場持續回落,但地產、銀行、券商等“穩增長”板塊則相對抗跌、甚至逆勢上漲、呈現顯著的相對收益,引發市場關注。在《2022年度十大預測》我們重點強調“以金融地產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將迎來修復”。去年11月以來我們便將“穩增長”、邊際“寬信用”下的地產基建等作為首推。開年以來市場持續回落,但地產、銀行、券商等板塊則相對抗跌、甚至逆勢上漲、呈現顯著的相對收益?!胺€增長”預期升溫下,市場關注度正不斷提升。

  縱觀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A股市場共出現過五輪較為典型的“穩增長”行情。這五輪行情發生的時代背景各有不同,連主導的行業也由于國民經濟、市場的變遷而差異迥然。本報告將系統性復盤這五輪“穩增長”行情,進而找出其中一以貫之的特征。

  縱觀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A股市場共出現過五輪較為典型的“穩增長”行情。這五輪行情發生的時代背景各有不同,連主導的行業也由于國民經濟、市場的變遷而差異迥然。本報告將系統性復盤這五輪“穩增長”行情,進而找出其中一以貫之的特征。

  1、第一輪:08年三季度至09年中,“大放水”后的跌深反彈

  1.1、金融危機后緊急放松,但市場仍延續調整

  在2008年9月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前,國內正面臨經濟再次出現過熱苗頭,陷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、貨幣信貸投放過多以及通脹壓力上升等問題的困擾中。此時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是“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、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”,因此央行在2008年上半年通過五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,凍結了70%新增外匯占款所吐出的流動性。

  至2008年中,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加深。為穩定國內經濟形勢,央行隨即調整了貨幣政策,按照“既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、又要控制物價上漲”的要求,從2008年7月起逐步調減中央銀行票據發行規模和頻率,將全年新增貸款預期目標提高至4萬億元以上,指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總量。

  進入2008年9月后,國際金融危機急劇惡化,海外需求減弱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明顯加大。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,央行貨幣政策基調由從緊調整為適度寬松,至2008年底連續五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,四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,并于10月27日擴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下浮幅度。

  1.1、金融危機后緊急放松,但市場仍延續調整

  盡管政策已經放松,股票市場仍“不見兔子不撒鷹”,對政策刺激經歷了一個從懷疑到相信的轉變過程。2008年7月央行貨幣政策邊際轉松,市場震蕩一個月后再度下跌。至9月16日,宣布降息確認政策正式轉向寬松,但市場短暫反彈后繼續下探。直至11月5日“四萬億計劃”出臺,大規模政策刺激得到確認,市場才開始趨勢性上漲。

  總的來說,在“四萬億計劃”出臺前,當時市場的擔憂不無數據上的支撐:GDP增速持續下滑,貨幣政策雖然已經轉松,但貨幣供給增速仍在放緩,特別是M1增速出現較大幅度下降,房地產行業在前期加息升準影響下,銷售數據快速惡化,開發資金全面緊縮,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從年初以來持續下降,到下半年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開始下滑,等等。所有證據無不讓市場懷疑可能經歷了一次“假放水”。

所有證據無不讓市場懷疑可能經歷了一次“假放水”。

  1.2、直到2008年11月“四萬億”落地,市場重新“煤飛色舞”

  2008年11月5日國常會召開并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內需、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,“四萬億計劃”出臺,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經濟增長。隨后央行于11月11日明確取消對金融機構信貸規劃的硬約束,釋放確保經濟增長和穩定市場信心的信號。11月28日,政治局會議進一步將“保增長、擴內需、調結構”定調為下一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,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。

  在此基礎上,12月3日國常會進一步提出通過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創新體制機制,調動商業銀行增加信貸投放的積極性,要求創新融資方式,通過并購貸款、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、股權投資基金和規范發展民間融資等多種形式,拓寬企業融資渠道,并提出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,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,增強金融業化解不良資產和促進經濟增長的能力。

  1.2、直到2008年11月“四萬億”落地,市場重新“煤飛色舞”

  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“四萬億計劃”逐步開展下,2009年中國經濟快速復蘇。全年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近9.6萬億,增幅接近一倍。其中2009年1季度規模便達4.6萬億,同比增長244%。這一方面是年初反危機特殊時期的需要,另一方面也受到金融機構“早投放、早受益”經營觀念的影響。在“四萬億計劃”刺激下,基建成為經濟的重要穩定器,全年基建投資增速42.16%,帶動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至30.4%。

  與此同時,海外歐美等國也紛紛推出量化寬松和相應的經濟刺激計劃。2008年10月,小布什政府出臺《經濟穩定緊急法案》,向7000多億美元的不良資產提供救助。2008年11月,美聯儲宣布啟動QE1。此后2009年2月,在小布什政府救市方案的基礎上,奧巴馬推出了更全面的金融市場穩定計劃,承諾清除銀行資產負債表上高達1萬億美元的不良資產,并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注入新的資金。同時,實施經濟刺激計劃,簽署了總額高達7870億美元的《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》。2009年3月,美聯儲又擴大了QE1的規模。此后,日本央行、英國央行、歐央行也相繼采用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。

  “大放水”之下,A股市場再度“煤飛色舞”,引領大盤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大幅反彈。在2008年11月5日“四萬億計劃”出臺,強烈政策刺激得到確認后,市場很快開始趨勢性上漲。上證綜指由2008年11月最低時的1707點,至2009年7月底已實現翻番。其中,有色、地產、建材、采掘等周期板塊更是在“四萬億”和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帶動下,讓A股市場再度進入“煤飛色舞”的節奏。而汽車、家電也受益于下鄉政策,漲幅靠前。但整體來看,這一輪上漲,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跌之后的B浪反彈,正好碰上了金融危機下的大放水,從而帶來一波迅猛的上漲。

正好碰上了金融危機下的大放水,從而帶來一波迅猛的上漲。
眉飛色舞反彈

  2、第二輪:2012年政策階段性放松,帶動市場修復

  2.1、2011年四季度,政策開始微調,帶動市場階段性反彈

  隨著“四萬億計劃”刺激效果的逐漸消退,2010年后我國經濟增速開始逐漸放緩,至2011年三、四季度時實際GDP增速已下滑至10%以下并持續回落。應對經濟下行,疊加2011年10月份以后歐債危機蔓延,以及價格漲幅逐步回落等形勢變化,央行政策開始逐漸微調,暫停發行三年期央票,并連續通過逆回購、央票到期等方式提供流動性。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也適當下調。11月30日又宣布于1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.5個百分點。

  2011年12月政治局會議對政策的定調,由此前的“管理通脹預期、調整經濟結構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”轉為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、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關系”,將經濟增長放到更核心的位置。

  2.1、2011年四季度,政策開始微調,帶動市場階段性反彈

  政策邊際轉松下,帶動2012年初市場階段性反彈,上證綜指大漲14.5%,其中有色、地產、煤炭等周期板塊領漲。

  政策邊際轉松下,帶動2012年初市場階段性反彈,上證綜指大漲14.5%,其中有色、地產、煤炭等周期板塊領漲。

  2.2、但2012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顯現,市場再次大幅調整

  盡管2011年四季度政策已開始微調,進入2012年央行又分別于2月和5月降準,又于2012年6、7兩月連續降息,帶動M1、M2增速回暖,社融也于6月開始趨勢性回升。同時2012年初開始,政府發力基建托舉經濟。

  但海外歐債危機持續惡化,國內通脹回落、PPI負增長下需求也較為疲軟,至2012年三季度,名義GDP增速由大幅回落至9.11%,實際GDP增速也持續回落至7.5%。并且,整體來看這一階段政策寬松力度不大,國內存貸款利率仍處在6%和3%的高位,存款準備金率更仍高達20%,因此,市場流動性環境整體較為緊張。

  受此影響,2012年3月至5月陷入震蕩,此后又進一步大跌至2012年12月。

  2.2、但2012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顯現,市場再次大幅調整

  2.3、直到2012年底經濟、金融數據超預期,“大金融”引領市場反彈

  隨著2012年中開始,政策基調由轉為“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”,帶動貨幣信用環境進一步寬松。至2012年底2013年初,M1、M2增速大幅抬升,PMI重回擴張區間,經濟、金融數據超預期下,A股市場在銀行、券商等板塊引領下短暫迎來修復。

Copyright © 2017股票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:ZX0036
免费一级无码婬片AA片AV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