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本報記者 張勤峰
2月7日至14日,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一改此前的“補水”態勢,6次操作累計凈回籠資金逾1萬億元,但主要貨幣市場利率指標仍明顯下行。
業內人士認為,隨著春節假期后現金回流銀行體系,央行資金投放適時收力,避免資金淤積,符合往年操作慣例,后續仍存在降準降息的可能性。資金面穩定充裕,金融市場有望因此受益。
央行收力避免資金淤積
單日操作降至200億元、一連5日凈回籠、全周凈回籠8000億元……虎年首個工作周,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向和力度均發生變化,資金投放明顯收力。14日,央行逆回購操作規模進一步降至100億元,回到“地量”狀態。數據顯示,當天有22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,比11日還多200億元。
至此,春節假期后,央行已連續6個交易日實施凈回籠,累計收回資金1.01萬億元。莫非虎年“央媽”要變“虎媽”?
分析人士認為,央行近期資金投放適時收力,并不意味著要收緊流動性。旨在避免流動性淤積,體現了“不搞‘大水漫灌’”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。
在目前的流動性管理框架下,央行盯住市場利率開展操作。上周以來,主要貨幣市場利率指標明顯下行,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期債券回購加權平均利率(DR007)運行中樞降至2%附近,貨幣市場春意漸濃。14日,DR007報1.99%。這也解釋了央行為何在春節假期后減少了資金供應。
業內人士表示,央行在春節假期前增加資金投放、春節假期后減少資金投放乃至實施回籠屬于常規做法。
資金面迎來寬松時光
根據往年經驗,當前正處于一年中流動性較穩定充裕的時期,金融市場有望因此受益。
春節假期后現金回流銀行將持續一段時日,從而繼續對流動性提供支持。同時,前期央行投放的流動性工具多數已到期,后續工具到期造成的影響有望減弱。據統計,本周將有3000億元央行逆回購和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(MLF)到期,總量上較上周的9000億元有所減少。另據統計,本周政府債計劃發行規模較上周有所下降。2月歷來是稅收“小月”。綜合分析,市場資金面保持平穩偏松沒有太大問題。
在此背景下,預計短期內央行流動性投放保持較低水平。市場人士預計,央行將繼續通過逆回購到期適量回籠資金,避免短期資金面過度寬松。貨幣市場利率在經歷較快下行后,勢頭會逐漸趨緩,并重新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運行。
寬信用需政策護航
“應對‘三重壓力’是當前主要任務,貨幣調控還在放松窗口期?!比A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、固收首席研究員張繼強在點評新一期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時說。
專家認為,我國貨幣政策將繼續“以我為主”,中外貨幣政策分化可能加劇。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團隊表示,在中外經濟發展動能和物價走勢均背離的情況下,貨幣政策取向背離是正?,F象。
寬貨幣意在寬信用。在新一期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,央行用大量篇幅談信貸增長。1月金融數據顯示,信貸投放超預期。不過,部分觀察人士認為,信用擴張的穩定性尚需鞏固,結構仍待優化。張繼強稱,從穩增長大局出發,寬信用要有持續性,還需政策保駕護航。
分析人士認為,不排除進一步降準降息的可能性,但是否操作及何時操作需視前期政策效果和經濟運行情況而定。在各方看來,不論降準降息與否,未來資金面保持穩定偏松都具有較大確定性。更多股票資訊,關注財經365!